绯赫Couvrir

[Bye]

底层蜉蝣写手

「我是醉春日之酒诵金缕之歌的侏儒,惟求日日如此天天这般。」

【随笔】雜談芥川

 

 

  「你们还有旺盛的生活欲望吧…?」

  
  芥川龙之介可以说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作家了。实在很难想象当初对日本文学一概未知的我现在能够爱上这样的一个人。曾经那时我更偏爱欧美的文学,日本一带只跟着老爹读过几本东野圭吾,甚至连最近热门的村上春树都没有过多接触,更罔谈芥川这样在国人心目中较为小众的作家了。
  

  感谢然草桑带我了解日本文学,让我邂逅了芥川龙之介,没有在茫茫书海中错过他。或许现在再用我的文字赘述浅谈芥川龙之介这样的文豪显得天真幼稚,我也须承认这是多么使人望而却步,因为能够用诸芥川先生的字眼早已说完用尽,耗尽了一切最好的词句,现在的一点随笔杂想,大可看作是班门弄斧,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我读的是赵译版的《罗生门》,没有与其它版本的作比较,排版清爽干净,译本也尽量还原了芥川原本的文笔,书封装帧在我心中也算是不赖的,特别是目录别具一格的排列样式,这样的书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像芥川早期的成名作诸如《罗生门》、《山药粥》一类的文章反而没有让我有多大感慨,就连夏目漱石频频称赞的《鼻》一文在我看来更像是个人主观的寓言故事。很多人了解芥川龙之介想必也是从罗生门开始——不管是书著还是黑泽明的同名电影,况那电影是改编自竹林中而冠以罗生门之名,与原文内容相去甚远——我初读过后甚至产生了这位文豪不过如此的想法,不过倒像是大石内藏助的一天、地狱变、枯野抄、秋山图、河童一类的文章,真正让我惊觉芥川先生的文字倘若凝望一潭不可见底的深水般,在镜湖之上又回看到自己凝视的倒影,将我卷入漩涡。

  

  当在阅读芥川先生的文字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的不是情节与人物,完全就是非常强烈的一个主观的对于其文字的「颜色」想象贯彻整篇,忘我地坠入其中。可能这就是日本作家个人文风特别明显,于是整个基调就此奠定了的原因吧。于我看来,先生的文字真的有一种从遥远的时间尽头缓缓道来的陈旧感,像是展现剖析黑暗深处的绮丽妖冶的色彩,娓娓地低喃着,所以他的小说一字一句便时常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偶然一次问过然草桑她对芥川的看法,“感觉是像平家物语诉说世事的陈腐,但是比起平家物语却更黑暗。”这便是我得到的回答。我想芥川应当就是一个徘徊于飘摇黯淡的世界中,手提油灯徐徐潜行的人,昏暗微弱的灯光将人性的善恶映得清晰而刺目。有人说先生的文字犀利而刻薄,确实如此,却也不尽然。他以笔为锋刃,将世间阴冷的内在毫不留情地深掘,可是在那远望即见的彼岸留下了闪烁的光辉,那或许就是先生俯身而下,指尖自灯芯轻捻留下的火种,人间遗留的那些残存温情。与其说芥川所谓“毒舌”,倒不如说他揭露的赤裸而血淋的丑恶太过残忍严酷,令人无从辩驳。

  

  诡谲猩红的地狱变,良秀对于绘画艺术的极致追求,摒弃并忘却一切,刨去人性亦在所不惜,独留漫天飞舞轰鸣阵阵的火焰病态而凄美,读完后没来由地压抑沉闷。看似平淡的文字后,燃烧的牛车与皮肉这可怖的景象历历在目,锥心泣血的痛苦深烙印痕,芥川的作品多是充斥着阴郁的氛围。“只不过那小小的石碑,其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定然早已经满布青苔,如同一座年代久远的无名荒冢”的悲戚,惹人叹息。与之相对的一篇舞会,整体基调明艳得多,描摹的这一场至纯至美的邂逅,最末的结尾亦带上了芥川的个人风格,“红蓝的焰火射向四方,扯开黑暗,转瞬即逝……美得几乎令人悲从中来……”不过也只是戛然而止,为后记平添了些莫名哀婉的浪漫。

  

  这种龙之介式的浪漫,在他写给小文*的情书中也有一番体现,一改水洁冰清的含蓄风格,虽是简明的文字,背后仍旧蕴含着足以让所有少女乃至女子掩嘴惊叫的桃色悸动。以下便摘引几句令我怦然心动的行文:

  

  “…更奇妙的是,每当我在心里勾勒你的样子时,总会浮现出同样的面庞来。我想象中的你是微笑着的,尽管我形容不出具体的形貌……我总是想起你的样子,有时想得心里发疼。但在这样的时候,痛苦却也是一种幸福。
  …假如你是块点心的话,真想把你整个地含在嘴里。
  若你别无所求,就请嫁过来吧。”

  

  我想,任凭哪位女子被这般告白,想必都会被其风骨辟阖有致的文笔所惊艳,以至于发展至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无法自拔的境地了。

  

  曾经我读不懂先生的酝藉,有如《秋山图》中烟客先生苦苦追求记忆中的那副画,但在几句话后便俯掌释然的转变。直到后来,于我写作瓶颈期时,看到自己所爱的写手独具一格的文风,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去落笔。再回顾自己一直以来很想探寻的文风,结果发现写下的字句飘忽不定,落差极大。贪心地想要融合所有,黑暗淫乱或细腻温柔或平淡直入或华丽繁复,逐一皆想要汲取,但是最后自己依然迷茫,扪心自问,无果。脑海里陈列的瑰丽无法用文字表述,还是让它残存在臆想中吧,如此这般可算是体会到芥川先生的秋山图之意了。对许多事物仍然心存执念,虚妄与真实如画上朱砂翠黛繁综复杂,更确切地来说,这些叫做欲望。或许在与执念纠缠的过程中,同烟客先生一样,大抵把某个瞬间无限美化了。

  

  如此说来,秋山图亦可作为芥川先生心系中国的写照。先生一直以来醉心于古典诗词与传说轶闻,这份迷恋可谓是痴情所爱,难以想象对于国画中水墨丹青的细腻描摹出自异国客下之笔。然而当芥川真的踏上中国的土地,目睹到与想象中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判若云泥的新兴民国时,感受到军阀之争的混乱与日本繁荣昌盛的大正时代截然不同,想必一定也有几分失望罢,从南京的基督一文中便可看得,这动荡不安的时事早已不是先生梦中所憧憬的那般光景。约莫是先生所向往的并非中国,而仅是心缘江南林溪的清静生活与千年文学的积淀,于是一回国便发表了《中国游记》*。

  

  个人最喜欢的是枯野抄与河童,不分上下。了解到芥川其实非常钟意松尾芭蕉*的俳句,自己也时常吟咏几句:“君看双眼色,不语似无愁。”——据说这是于罗生门扉页上所印的先生的名俳句,冲突,掩饰,贯穿着小说的大统主题,即是用无情的语句描写刻画出书中人的灼痛。在先生洞微烛幽的锐利目光下,对墨韵沉静的俳句大师芭蕉及其弟子的刻画深入人心,弟子身在混浊的人情世故的巨变之中居心各异,芥川对于把握人物内心的活动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向来是人们诸多恶性秽行的冷酷的观察者。枯野抄,诗意的名字背后,是“在俳句中吟咏的那样,曝尸于茫茫无际的人生的枯野中”的凄美,在物欲横流的光日下,卧于旷然枯野未尝不是静谧的哀欢。而抄在日语中脱离了汉字本意,成了一种相似于古文里记、说一类的文体,则寓示这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尚有更多未能记叙述说的内容待为发掘。“不去叹惋困死于枯野中的先贤,而在叹惋薄暮时分失去了先贤的自身…人这东西本就天性凉薄”这般字句,自然而然地流露笔下,不得不再次慨叹。

  

  晚期的作品仿佛是芥川龙之介这颗星火即将消逝前最后的迸发燃烧。河童是他最长的作品,也是风格截然不同的极前卫的一部小说,即便放在今时今日亦能引人深思。读来颇有一种奥威尔*的风格,又不尽然。乔治奥威尔似乎更乐衷于以故事外的第三者视角叙述腐朽的社会,而芥川先生则是偏向于第一人称,将镜头彻底贴近虚构的异世,去亲身经历与人间生活迥异的种种,甚至涉及到日常、宗教、职阶、权益等,不仅囊括政坛风云,还有平素闲暇。看似荒诞的黑色幽默无一不含沙射影地高声嘲讽着人世间的缺陷,在河童的世界中作为人类,作为一个对他们而言的局外人将一切看得透彻明晰,却又让人悚然于虚幻即实的世界交错陆离。讽刺的是,在所谓正常人看来,这样逆流而上语出惊人的不过是一名无药可救的精神病院里的疯子而已。

  

  这就是芥川由开始写作直至最后我始终认为他的作品贯穿笼罩着的那层浅浅薄雾,说不清道不明究竟为何,大概只是我主观的臆想,氤氲迷离下让读者全身心地沉浸于其中,而读完过后便从这缭绕的云雾中抬出头来,回味着尚存的残余。我不止一次地在心中拍案叫绝地瞻顾仰望这惊为天人的笔触,望尘莫及,或许体会到了些惊呼李白为谪仙人那一刹间的心情。

  

  一个傻子的一生更像是他于病痛折磨下回顾人生往昔的随笔札记,片片短小精悍,夹杂着个人的意识流与晦涩的暗喻。让我泪目之处多出于此,这份遗稿,分明是自我的阐述与绝唱,却通篇以第三人称自居,好像漠然地事不关己,将一个脆弱的风光外表之下的芥川龙之介——他的茫然与痛楚——暴露给世人。自坠入文学深渊,他就历经过的无数人情冷暖,几乎是隐蔽而徒然地渴求哪怕一丝一毫的温情。一次次哲理的思考与自省,对于敏感的芥川龙之介来说,一事一物皆可造就其忧郁的充斥着的厌世基调埋葬于字里行间。当真正去细品斟酌那些字句时,恍惚间所见是精雕细琢而成的藏品,才聆听到那破碎的悲鸣。他的确是一个傻子,他于昏暗中度着时光,未曾清醒过,亦清醒地令人心颤。

  

  忽地一阵凛风刮过,油灯淬火灼了那人衣角,他便不再世间留恋寻觅,烟熏散去,徒留灯盏落地响荡。一代文豪芥川龙之介陷入永远的沉睡长眠,不再醒来。

  

  若是把芥川先生比做惊扰尘世的游龙,散发着古朴的水墨韵味而呼啸而过,最终盘旋直上远离纷扰反倒是火候过甚,尤显得他清高孤傲不易近人了。思来想去没有一个合适的比喻,因为芥川就是芥川,他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既然如此,还是用先生文中提过的蝴蝶吧。芥川龙之介是大正时代随风飘零斑斓的蝴蝶,在那个旖旎的年代,他轻扇蝶翅,于文坛掀起一阵世纪末的飓风与波澜,振起一片惊涛骇浪,又悄无声息地如落花般归于尘土。唯有璀璨的翅上磷粉星星点点与洋流中浪潮漾漾而开的涟漪,顺着岁月,湮没于后世读者的人生之中。
  

  

  一芥渺小,群川浩淼。

  

    

 

—— 
*1小文: 指冢本文,芥川龙之介之妻。
*2《中国游记》: 囊括《上海游记》《江南游记》《北京日记抄》《杂信一束》。
*3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大师。
*4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英国小说家,代表作《1984》。

评论(2)

热度(71)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